腾讯腾爱医生是一款专门为医生量身定做的软件,在这个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里,它连接医患打造信任通道,为患者打造一个可信任的信息渠道,医生也取得患者的信任,提高了医疗效率,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腾爱医生的功能吧!
腾讯腾爱医生是为医生群体量身定做的平台产品。
作为一个医生口碑平台,它为患者打造一个可信任的信息渠道,同时医生也可在此平台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,通过信息透明赢取患者的信任,进而建立良好口碑。其次,腾爱医生可使医生团队提高医疗效率,即使医生外出,团队内的成员也能随时随地和患者进行在线沟通。
在推出医疗智能硬件终端“糖大夫”之后,腾讯又在今年3月25日发布了 “腾讯腾爱医生”APP。
和“糖大夫”针对慢性病监测不同,腾爱医生一上来就很明确,就是利用微信平台的优势为医生提供特殊服务,抓的就是医生的痛点。
从医生角度看,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在哪里?
国内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,其实是由信息不畅、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制度性缺陷导致的。患者固然在抱怨看病难,看病贵,其实医生这边也有一肚子苦水。
就在3月17日刚刚结束的两会上,包括钟南山在内的人大代表们,从医生角度谈到的亟待解决的难题大致是三个:一是如何让信息更透明,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更顺畅;二是目前小病患者扎堆大城市、大医院,人均就诊时间被挤压、导致患者认为看病难,医生被大量无效门诊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,到底如何推行分诊制度,更合理地配置资源;三是如何深化医改,让基层医生的薪酬和能力匹配得更加合理,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。
除去推动医改,到底能不能用市场的力量去推动医疗资源配置优化?
答案是“有”。
今年两会,很多人都倡议,要鼓励有实力和有想法的医生离开医院平台,先是多点执业,然后过渡到自由执业——这样的形式能对现有的医院形成有力的补充和很好的竞争。但是,在这个时段,不要提自由执业,即使能多点执业的医生也很少。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医疗市场特色是,医院有品牌,但医生没有:你身在大医院,病人就都来找你,出了这个平台,谁也不认识你——到目前为止,只有极少数医生有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方法做品牌的意识。出了医院门,到底怎么让医生患者互相找到,或者说怎么让医生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品牌,这是个事关医生能否在市场环境里生存下去的大问题。
而正是在本次两会里,腾讯CEO马化腾对医改提了不少建议,他认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共享能够改善医患关系,也能推动医疗改革。腾讯副总裁丁珂也说,做腾讯腾爱医生和其他互联网医疗产品,腾讯有两个基础优势,一个是大数据的处理能力,一个就是以微信为代表的连接和共享能力。
在这个节点上,腾讯腾爱医生应势而出,就不奇怪了。
腾爱医生内外兼管
腾讯腾爱医生这个产品由两部分组成:对外,医生可以用它建立一个特殊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上跟病人沟通;对内,用它提供的APP,医生可以管理自己的病人和团队,而且可以跟别的医生进行沟通。
而它的功能,刚好对应了以上我们说的医生这边的痛点。
首先,这个特制的“医生微信公众号”就是医生个人的品牌。医生可以设计自己的主页,从客观上看,这样做能够让医生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技能,塑造出关于自己的一个立体和真实的形象——而且,他的信息和品牌是被放在微信这么个6亿人7*24小时在用的平台上来传播的。
特制主页做好的好处是:医生对自己的能力叙述得越清楚,病人找医生的准头就越大。腾讯做微信的时候一直就有一个理念:“不干扰用户”,所以这个产品的特点就是尽量不干扰患者和医生。在医生这边,公众号的功能已经经过优化,医生不但可以保护自己的隐私,还能有选择性地和那些属于“对的”病人进行沟通——这些人不但属于医生擅长医治的范畴,而且肯定是沟通能力不错的。
在病人这边,他要自主搜索他想要的医生,这个产品肯定不会强推广告或者其他信息来干扰病人的选择。医生和病人互相找到以后,医生或者自己接诊,或者将他们转去更合适的医生那里——这些寻找和沟通,其实已经相当于一个高效分诊了。
据用过这个产品的医生说,自己过去一天要看的专家门诊可能有100个,但是真正需要他亲自看的可能不超过10个,他也为患者觉得“冤枉”,因为根本没必要花大价钱挂专家号挤在那里等他看病,找他的学生或者同事是一样的。从医生这边看,通过微信公众号,医生可以让自己的团队先梳理一遍患者的问题和需求,直接效果是让线下的接诊压力得到了缓解。
其次,医生病人彼此都用微信沟通,比以前更顺畅。腾爱医生的产品负责人说,他一直觉得传统的医患沟通不够自然,有微信介入入,因为大家早都很会用微信了,不但地域不受限制,双方还可以用语音、图片、视频甚至包括从医疗智能硬件里获得的数据交流——所以病人和医生的沟通必然会更顺畅,更自然。举个例子,从一个二三线城市的患者的角度看,他在微信上找到医生,可以很自然地远程提问和沟通,这就比花了很多钱千辛万苦去大城市的大医院里挂个专家号,然后看诊时间被压缩在20分钟里要方便和划算多了。
这个APP的管理功能是让微信公众号与医生内部管理无缝对接,在沟通和诊治过程中,病人的情况是会被同步到医生团队里去的,医生和医生间还可以使用这个产品会诊,在这些过程中,病人的数据都不断积累在这个产品的后台里。
而其实除去用公众号推广品牌之外,医生最终要通过线下诊疗,用自身的医疗服务建立口碑。对医生来说,一方面他们得以用这个产品有效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,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;另一方面,服务数据积累带来信任,医生的个人口碑得以在微信的“熟人社交”强关系链平台上迅速推广。据腾讯副总裁丁珂说,医生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信任,患者帮他传播的效果非常好,这点是用过这个产品的医生最看重的。
有了品牌,随之而来的就是病人,如果这个病人和医生建立了信任关系,他会不断回来。这些诊疗数据一旦进入医生手里的腾讯腾爱医生,从病人的角度来说,就等于让自己信赖的医生给自己建了个私人健康档案,从医生的角度来看,他有了病人的数据和固定的关系,就为离开医院平台,多点执业或者自由执业奠定了基础——而且他的工作效率还会更高。
这个产品的设计一开始的构想是针对全科和全体医生的。
从用过的医生反馈来看,不管医院系统还是医生集团,用这个工具的医生基本都属于希望靠自己的实力建立品牌,或至少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人——他们肯定会是未来实现多点执业或自由执业的中坚力量。
还有就是研究型的医生,或者治疗比较特殊的病症、慢性病的医生,通过这个产品和病人形成长期管理、监测的互信关系,不但可以建立品牌,还能为自己的经验积累数据与案例——医学上的这种大数据研究会让医生去主动接触自己需要的患者。有一个运动医学科的例子,一位专家的个人判断是未来5到10年之内,肩关节患者比例会大幅度增加,所以他用腾讯腾爱医生去找符合他要求的肩关节出问题的患者——其实只要通过主页大量响应这类咨询就能做到,这对他的科研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。
那么腾讯腾爱医生真的开始用起来,会不会有什么问题?
从实用角度看,在初期,病人可能无法有效叙述自己的病情,双方无法顺利地互相找到。解决这个问题,就跟在现实里大家逐渐习惯了用微信一样,既需要腾讯腾爱医生在产品上不断迭代改善,也需要患者和医生不断通过使用这个产品,既熟悉了彼此,又相互教育。
也有人担心,如果有几千个医生形成品牌之后,其他医生是否会觉得再进入这个平台毫无意义?但是微信这个产品有6亿人在使用,本身的属性就是去中心化和能够体现互联网长尾理论效应的:只要医生自己有真材实料,跨越了地域和沟通的障碍,患者差异化的、少量的需求都会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市场——这样做,不但能促进分诊,还能真正推动医疗资源的配置优化。
版权:本作品由作者首发于经理人分享(managershare.com)。若非授权,转发时切勿删除版权信息,否则追究相应责任。